慢性疼痛治疗规范干货满满

郑华国 http://pf.39.net/xwdt/161219/5123406.html

一说到腿麻,我们很容易想到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腿麻确实很常见,但是并非所有的腿麻都和腰椎间盘突出有关系,临床中面对非腰突症引起的腿麻,我们该做何思考呢?

前段时间正好遇到一位特别有意思的腿麻患者。患者是一名年青的老司机,32岁,男性。主诉“右腿麻木1月余”。患者于春节前几天因为工作任务重,频繁出车,先是出现腰骶部酸痛,因为平时出车多的时候经常会酸痛,一般休息一下就缓解了,所以并没有引起重视,但患者这次经过春节几天休息后并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重,出现右腿麻木,主要表现为右侧大腿前外侧以及臀部、大腿后侧麻木。患者久站久坐均会诱发麻木加重,平卧时减轻,轻微活动后麻木稍缓解,劳累后加重。患者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司机中很多人被诊断过这个病,所以患者有所了解),医院骨科就诊,行腰椎MRI检查并未见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仅提示轻度膨出,医生也并未明确诊断,仅下了疑似诊断“腰突症?”、“筋膜炎?”,开了口服药甲钴胺(营养神经药)、汉防己甲素片(主要为镇痛作用),让患者回家观察,但患者病情并未任何改善,后经人介绍找我诊治。了解患者病情后,我首先排除了腰椎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于L4/5、L5/S1,麻木通常会累及小腿,并且从患者腰椎MRI可见并无神经根受压的表现。从患者麻木的范围看,最可能累及的是股外侧皮神经和股后皮神经。股后皮神经穿经臀大肌下缘并分出臀下皮神经,长时间开车久坐导致此处受到卡压引发臀部和大腿后侧麻木,这比较容易理解。那股外侧皮神经会是哪里受到卡压呢?股外侧皮神经从髂前上棘穿经缝匠肌腱下方下行约10cm穿出阔筋膜,髂前上棘处为神经转折部位,理论上最容易受到卡压,那会不会是在这里被卡压的呢?此时就需要伤科查体进行印证。但是查体发现髂前上棘处并没有明显异常。倒是可触及股后皮神经穿经臀大肌下缘处有筋膜板结,压痛明显,所以股后皮神经损伤可以确认。那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是如何发生的呢?查体发现右侧腰方肌紧张并压痛,腰方肌深面存在异常张力,仰卧位时在脐旁右侧腹直肌外缘有深压痛,右侧股骨小转子压痛明显,可以判断右侧腰方肌及腰大肌有损伤,另外查见右侧骨盆向前下旋转。根据结构的改变,我们可以还原损伤现场。

患者开车时座位靠后,右下肢相对前伸,将右侧骨盆带向前下,右侧腰方肌发生扭转,右侧腰大肌被长时间牵拉,弹性减退,形成劳损伤。

虽然我仍然没想明白股外侧皮神经到底在哪里受到了卡压,但我知道股外侧皮神经的损伤一定是在这个异常结构的背景下发生的,所以我要做的首先是把结构的异常张拉力恢复了。

我首先针刺松解了腰方肌,使其恢复弹性,然后解除了股后皮神经的卡压,最后用腰大肌的手法将腰大肌复位,治疗后我发现右侧骨盆的旋移明显改善了。

我让患者下地走动,麻木的症状已经明显减轻,几乎感觉不到麻木了,只有右侧腘窝及踝关节外侧稍微有疼痛不适,这应该是膝踝对骨盆的代偿,然后我对腘肌以及踝关节进行了调整,疼痛缓解。

1周后复诊,患者诉麻木的症状没有了,但是哪哪都疼痛,其实看他指的地方也就是左侧腰骶部以及左侧腹股沟的部位,触诊左侧髂后上棘是高起的,这应该是右侧骨盆复位以后左侧没有代偿过去造成的,通过“臀走路”的方法将力送过去,然后将左侧耻骨梳附近挛缩的筋膜展平,患者的疼痛就缓解了。

2周后随访,除了右侧脚踝稍有不适,其他症状已经没有了。右侧脚踝可能有陈旧性损伤,后期再做处理了。

我觉得这个案例挺有意思,就报告给了阎老师。我跟老师说“有一例腰方肌损伤引起腿麻的案例很有意思......”,老师听了病情汇报后说“不要忘了腰大肌,你看看股外侧皮神经从哪里出来的就知道了。”我一看恍然大悟,只怪自己刻板的以为股外侧皮神经就该卡在髂前上棘处。

这个案例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我们伤科到底在治什么?

筋骨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和功能障碍,造成这些症状的直接原因无非是神经支配障碍和局部微循环受阻,其实很多方法都可以让这些症状缓解,比如按摩、热疗、拔罐、刮痧等都可以让筋膜暂时松解,从而减小神经的张力以及改善微循环,使症状得到缓解,还有我们的放血疗法,也是减张和改善微循环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只要放血的点找的足够准确,几乎可以缓解所有的疼痛。而伤科治疗远不止于此,它不是针对某个痛点、某个卡压点,甚至不是针对疼痛本身,它是要从整体着眼,找到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和循环受阻的结构改变,这些异常结构就是普遍意义上的伤,所以伤科要治疗的是伤,是要将异常的结构还原、复位,恢复机体本该有的平衡状态。这样的伤科将对健康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PS:每次看到筋骨病患者四处求医,我就心急如焚。我知道我还有太多东西需要学习,作为伤科同仁里的“后浪”,趁着“五四”余热,我想喊出我们“后浪”的口号:让我们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一起奔涌吧!山东针刀微创临床应用人体标本解剖班←点击查看

腰腿疼痛的诊断腰腿痛是一类病症的总称,泛指可引起腰腿疼痛的多种伤病,由于痛是由不同损伤所引起,故痛也各有其特点和规律。分析这些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对腰腿痛作出正确的鉴别和诊断。

腰腿疼痛是怎么一回事?

对腰腿痛认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广泛使用骨质增生解释临床症状:实践中常见到,当我们用手法对腰椎病变部位整复松解后,病人症状多可立时缓解或疼痛消除,但影像学检查见增生依旧。难道增生会一下子被消除?这些现象恰好说明疼痛并非与增生有关。既然疼痛不是增生所引起,再将主要精力放在医治增生,消除骨刺上还有多少实际意义?

对坐骨神经的概念不清

对于坐骨神经痛,患者只要有下肢疼痛或抬腿受限时,就草率地诊断为坐骨神经痛,我们在对很多坐骨神经痛的病例进行复检、分析和治疗时,发现其误诊率竟达54.1%,而被误诊的病例中,与髂胫束有关者占93.9%。二者病源的位置、症状表现、疼痛的位置及范围等均有明显差别,只要略作比较是不难鉴别的。

习惯用风湿解释腰腿疼

某些医生既不管疼痛的位置,也不分析疼痛的特点和规律,便给患者带上风湿的“帽子”。要知道,西医与中医所指的风湿,其概念是不一样的。西医所指的风湿,是由于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根本无法代表这些腰腿痛的疾患。中医所指的风湿是指由风寒冷湿等气候因素的变化所诱发的疾病。如一些慢性损伤,劳损等虽有此特点,从中医的角度尚可称之为风湿,但如前所述,中医对腰痛的分类也不称风湿,腰腿痛也远不止这些病,故不能以“风湿”掩盖之。

草率诊断

不管疼痛与病变所在是否相符,便草率诊断:某些医生认为下肢外侧疼痛者可诊为坐骨神经痛,此论谈者不敢苟同。因下肢的外侧应包括大小腿的外侧,而坐骨神经是经大腿后正中达小腿并支配小腿,而不经大腿外侧,大腿外侧的痛又如何能算到坐骨神经上去呢?大腿外侧疼痛多见的是髂胫束损伤所致。正如前面所述对坐骨神经痛误诊率之高,就不难理解了。因此,在诊断时应注意解剖关系,不要生搬硬套,张冠李戴。

大腿不同方位疼痛的意义

根据解剖的规律,对大腿不同方位的疼痛,作出判断是有据可依的:

01

大腿后侧疼痛的诊断

大腿后侧的肌群有靠外侧的股二头肌和靠内侧的半腱半膜肌,它们由坐骨神经支配。因此,大腿后侧疼痛时,首先要检查股屈肌群是否正常?屈肌群有无拉伤或其他损伤史,以明确有无股肌群损伤。股肌群的损伤位置多在肌与肌腹的交界处,内、外两侧股屈肌的分叉处及附着区等;肌腹拉伤时有发生,其痛点多在中段,且常有明显肿胀或血肿,触诊有硬块、压痛等,肌肉主、被动收缩或抗阻收缩时疼痛加剧。如痛为神经所引起,则应先考虑坐骨神经或臀上皮神经的损伤。二者的损伤均可表现出腰、臀、大腿后侧疼痛,抬腿可有不同程度受限,但臀上皮神经损伤的痛较放散,位置常似是而非,隐约不定,仅达大腿后侧而不及小腿。坐骨神经损伤则沿坐骨神,其痛不仅表现在腰、臀、大腿后侧、且整个小腿,特别是小腿外侧的麻痛,较为常见,抬腿及伸腰受限,有牵拉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见肌肉萎缩。坐骨神经痛可分为根性和干性两类。根性坐骨神经痛多分为腰椎间盘突出或变性所致,多见于L4/5或L5/S1。干性坐骨神经痛虽可发生于神经干的全程,但多见于梨状肌,臀大、中、小肌,臀筋膜慢性损害时,故寻找坐骨神经痛的根源主要在下腰段和梨状肌处。臀上皮神经则应在上腰段挖根源。

02

大腿前侧疼痛的鉴别

大腿前面下、中段疼痛时,应注意股四头肌损伤,在中段多为肌腹拉伤,常可触及到硬块,此为肌肉拉伤后的肌痉挛、血肿块等,有压痛:如压痛在下段、髌骨上方时,要注意股四头肌的肌腹及肌腱交接处的拉伤,甚至是断裂伤。于是,股四头肌收缩或抗阻伸膝时,疼痛加剧,如有断裂者,膝上方可出现空陷横断沟,且股四头肌明显上缩成团块状。若疼痛点出现在腿根部,如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触及时,需考虑髂腰肌损伤,因为它附着于股骨小结节,故可于此处摸到压痛点,抗阻抬腿时该点疼痛加剧;若压痛点出现于髂前上棘时,除考虑阔筋膜张肌附着点损伤外,应注意此处也是缝匠肌的附着点,此肌由髂前上棘经股前,斜向内下,止于胫骨内侧髁。故检查此肌两端附着点及肌的行经有无压痛,屈膝并外旋大腿,或抗阻完成此动作时有无压痛。若有阳性反应,需考虑缝匠肌损伤,若髂前下棘压痛,考虑为股直肌头附着区有损伤。上述两肌均为股神经支配,若已排除肌肉本身病变,若考虑骨神经导致时,应检查上腰段(L2-4),排除腰部病变。

03

大腿内侧疼痛的意义

大腿内侧肌群称内收肌,其功用主要是使大腿内收,故双腿如果较长时间叉开站立强力牵拉内收肌,可引起大腿内侧疼痛,抗阻内收时大腿内侧疼痛,此为内收肌过度疲劳或损伤引起的疼痛;作抗阻内收检查时,如疼痛的位置在耻骨部,且耻骨支有压痛甚至其表面有粗糙不平者,应注意可能是由于内收肌慢性损伤所引起的耻骨骨炎。由于耻骨肌受股神经、大收肌受坐骨神经双重支配,故此二肌有疼痛时,尚需注意股神经及坐骨神经有无病变之外,所有内收肌者则受闭孔神经支配,应注意检查腰椎中段(L3-4),排除腰部病变。

04

大腿外侧疼痛的意义

大腿外侧无具体肌群,主要是髂胫束在此,起支持下肢挺立之功。如髂胫束损伤时其疼痛主要在臀部,但可沿大腿外侧影响至小腿外侧,且大腿外侧下、中1/3交界处是其压痛的敏感点,故大腿外侧的疼痛基本为髂胫束损伤所致。虽然下、中1/3交界的压痛有时可能是股四头肌外侧头损伤引起,只要有此概念,从二者所影响的方向、范围、功能等作比较,也不难鉴别。股外侧皮神经炎时,虽然也可以有大腿外侧疼痛,但更主要是在大腿外侧上、中部有感觉异常、麻木、皮感下降等。要提请注意的是,大腿外侧无运动神经支配,坐骨神经只沿大腿后侧下行,并不经大腿外侧,故大腿外侧疼痛时,不应该不加思索地就认定是坐骨神经痛。遗憾的是在临床上常发生这一基本常识的误诊。只要熟悉一下解剖,有识于此,从位置上是很容易将其区分的。

05

大腿后外侧胀痛的意义

有时,大腿酸胀痛的位置并非正好在侧方或正后方,而是位于后外侧方,即为股二头肌的胀痛和压痛,半腱半膜肌不受影响,这不能用坐骨神经或用髂胫束损伤来解释。这现象多为股方肌损伤所致,一般检查体位难以查到痛点,应以健侧卧位,健肢在下伸直,患肢屈髋屈膝,腿内收,膝抵床,使髋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尽量拉开,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及其稍上方处,便是股方肌之所在,可查得明显压痛。在此体位下,对股方肌及股二头肌进行手法治疗,可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此患者多可查到第五腰椎有疾患或该侧骶棘肌损伤痉挛,若同时对此进行处理,则效果更快且稳定。其中的关系可能是股方肌受骶丛肌支所支配,股二头肌受坐骨神经支配,骶部的损伤,可影响刺激这些神经,并通过这些神经影响此二肌出现症状。

臀部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

臀部肌肉较多,但在腰腿痛临床中,并非全有同等重要性,现择其意义较大者进行探索。为探讨方便,我们可用十字座标,从中间将臀部分成4个区域,即上内、上外、下内及下外4区。

01

臀部下半区疼痛的判断

臀下部的疼痛,若其位置在下外区较靠座标的交叉,垂直座标稍外侧处,首先要考虑坐骨神经痛的可能性,先沿大腿后侧,坐骨神经行径检查有无压痛,注意其疼痛应是在大腿后侧(不应该出现在大腿的内侧或外侧),且下肢的其他症状也与之相符时,初步可作坐骨神经损伤来诊断,若要诊断成立,还应进一步寻其根源,判断是根性还是干性,根源在腰椎还是在梨状肌。若疼痛的位置稍靠外下方,在大转子之内侧时,需注意是否为股方肌损伤(检查及鉴别方法可参考前面有关股方肌损伤部分)。有时其痛点在股方肌上方,则可能为深部小肌的损伤,临床少见。若疼痛的位置在髋关节,特别是在大转子处时,若是慢性疼痛,需注意髋有无慢性损伤或炎症,若关节活动时还有响声者,要注意弹响髋;若为急性损伤所引起的疼痛,则应注意排除股骨胫骨折或髋关节脱位,二者均是伤后起病,大转子上移,活动障碍,前者局部尚可触得骨擦音,铁钻试验阳性等,X线照片可鉴别、确诊。若疼痛的位置在臀的下内侧区,接近于臀皱折处应查其与坐骨结节的关系。若疼痛在坐骨结节,要注意有否坐骨结节囊肿、股屈肌群附着区损伤,甚至坐骨结节撕脱性骨折(多见于少年、儿童)等。

02

臀部上方疼痛的常见损伤

疼痛在臀上部较近垂直座标时,要注意有无臀上皮神经损伤。此神经损伤时,其腰腿疼痛的特点是比较隐约放散的酸痛或钝痛,坐下至快达椅面时常突然出现失控无力支撑,跌坐椅上,从椅上起立时,无力直接站起,需手扶按在腿远端或膝部,俯身抬臀然后才能直起身来。检查可于髂嵴中点下方的髂外窝处(约髂嵴下2-5厘米处),作横向推摸,检查有无垂直向下的、约如火柴梗大小的索条状物,有的可于皮下触及,推拨之可左右摆动,有的虽可触及,但较深在脂肪层中,推之不能摆动。二者虽深浅不同,有同样以酸胀痛为主的压痛,有此症状和体征者诊断应无疑。若在臀上皮神经稍下方查得约手指粗细,由内上区斜向外下,指向大转子方向的肌束,较僵硬、压痛,此为痉挛的臀中肌。损伤的臀中肌、阔筋膜张肌与髂胫束损伤同是引起大腿外侧痛的主因。阔筋膜张肌位于臀部最外侧,可于髂前上棘下方触及,损伤时,也可触及僵硬的痉挛肌束,较臀中肌略小。常有人将臀中肌损伤与臀上皮神经损伤相混,其实只要注意到二者各有损伤的可能性,临床上只要略加比较,鉴别并不困难。从位置来说,臀上皮神经在髂嵴下方约2-5厘米处,而臀中肌则在臀上皮神经的下方;从纤维的方向,臀上皮神经从髂嵴缘垂直向下,而臀中肌则从内上斜向外下。若论纤维的大小,臀上皮神经只有火柴梗般大小,臀中肌则有指头粗细;数量上皮神经有2-3条不等,臀中肌仅有一条而已;,臀上皮神经放射性,隐约不定地影响到腰、臀部及大腿后侧(不过膝),而臀中肌的痉挛是髂胫束损伤的主因,其痛除臀的外上部分之外,主要是大腿的外侧,甚至到小腿外侧也有牵拉性疼痛。按上述情况比较,鉴别不难,由于二者的治疗手法也不同,故应将其辩明,避免误诊误治,影响疗效。

03

可能损伤臀中肌和梨状肌

臀中肌由内上斜向下,其内侧端在臀部上内区,有的患者表现为肌腹痛者,则其检查所得如前所述;有的患者主要是附着区损伤者,其疼痛的位置在臀的上内区中部,故在此查到压痛点时,要注意到臀中肌损伤的可能。若痛在臀中肌下方,坐标交叉稍内侧处,必须注意到梨状肌损伤的可能。梨状肌起于2-4骶椎前面,肌束穿坐骨大孔而出,斜向外下达股骨大转子,它的损伤是引起干性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由于此肌被臀大肌所覆盖,准确的体表定位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准确治疗。对其体表定位有不同方法:有人主张由髂骨后上棘与大转子作一连线来表示梨状肌的位置,实践认为此线仅为梨状肌的上缘;有人主张先由髂后上棘与尾骨尖作一连线,在此线髂后上棘2厘米处取点,再由此点与大转子作一连线,此线即为梨状肌中心线的体表投影线。若将此线分为三等分,则内1/3为梨状肌在盆腔内的起始段,中1/3为穿出坐骨大孔之后的肌腹部分,外1/3约为肌腱部分。因此,内、中1/3交接处是梨状肌的出口点,中1/3是检查梨状肌伤病变化,进行手法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的部位。要注意的是在此处的臀大肌常有痉挛肌束,易与梨状肌相混淆,虽说二者有异,但靠深浅有时也难以分清,最好是在其内、中1/3交界处进行触摸,触得肌束后顺肌束向内侧摸。可触到一骨环,此为坐骨大孔的内侧缘,若为梨状肌,其肌束将潜于此环之下而消失若肌束跨此环而过,在环的内侧尚可触及的话,则为臀大肌的痉挛肌束。另外,若为梨状肌损伤时除自身有压痛外,常累及坐骨神经,可出现一系列的有关症状,在髂后上棘的上外方若触及一些大小不一,或成串,或散在性的滑动小结节,这是局部脂肪小叶疝入浅筋膜后发生肿胀,形成结节状的脂肪球,称之为骶髂部脂肪疝,有局部胀痛,牵扯痛和压痛,严重者可影响至别处。临床常可见到臀髋部的慢性软组织损害可以引起膝关节痛,其主要是闭孔神经受到刺激或激惹通过隐神经支配膝关节,对主诉膝关节疼痛的患者要注意检查同侧臀髋部是否有病,以防误诊。疼痛若在臀部内侧缘,则需注意臀大肌附着缘的损伤。这种损伤,除局部压痛外,常可触及小纤维索等改变。除臀大肌附着缘损伤外,还需注意有无骶髂关节半脱位。可通过检查髂后上棘是否对称,“4”字试验,骨盆挤压分离试验等加以鉴别,必要时X线照片检查,加以确诊。总之,腰腿痛虽然较复杂,但仍有规律可循,腰的疾患可引起腰腿痛,而臀或腿不同部位的疼痛,也可给我们提供腰病的线索。通过对臀及大腿解剖的复习,将有助于我们对腰腿痛的防治。版权声明: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白广阔,中医经络微创疗法创始人。医院院长、医院院长、山东省医院名誉院长、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骨伤分会经络微创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智库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经络微创技术培训基地主任、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高新技术国医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国际针灸师、著名脊柱微创专家、全国骨病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国医讲师团特聘专家中医适宜技术讲师。

二十岁开始学习疼痛,拜访全国各地针刀、软外、针灸、手法等名师大家三十余人,将古中医经络学、朱汉章针刀医学理论、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与张天民的弓弦力学,以及西医的筋膜理论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理论体系,独创“中医经络微创疗法”,专业治疗颈腰椎病及脊柱相关疑难杂症。从事疼痛工作二十余年,通过临床上上百万病例证明了该疗法的确实有效性,获得病患极大好评!并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了十几篇关于中医经络微创疗法文章。取得荣誉:1.年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对该疗法给予15分钟专题报道。2.中医经络微创技术年选入中医高新适宜技术;3.年9月被国家卫健委主管、国医大师李佃贵领导的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列为全国推广的慢性病康复适宜技术;4.年10月经络微创技术再次入选中医适宜技术——中医治未病适宜技术推广项目!5.年11月医院经公众投票、同行业竞选及专家组考核后被中国管理科学院与中国商会杂志社评定为全国百佳中医技术科研示范基地,同时中医经络微创技术也被评选为中国十大特色特效中医疗法!白广阔院长被专家评委授予“推动中国中医事业发展年度杰出贡献奖”!

6.年6月白广阔院长获得中医资深讲师资格证和中国基层人才数据库优选人才。

7.年10月白广阔院长入选难治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8.年12月中医经络微创技术经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评价确认为科学技术成果。

9.年1月白广阔院长入驻新时代?行业专家人才数据库特邀专家。

10.年3月中医经络微创技术荣获中国管理科学院重点课题科研成果一等奖!

中医经络微创疗法是一种单纯依靠刃针、圆利针、针刀针刺治疗颈椎病、腰椎病和脊柱相关内科疾病的一种效快力宏的单纯针刺疗法。是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西医的精微解剖相结合,用传统中医的黄帝内经、五行针灸,经络经筋和现代医学里软组织外科学、针刀医学、弓弦力学、肌肉斜刺与颈肩腰腿痛、弓弦应力原理等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践而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深知原理,注重疗效,治疗时不用药物,不辅助手法,不用麻药,治疗过程简短高效,安全无副作用。

有朋友想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医经络微创疗法的,请扫描下图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jqy.com/kfbl/115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