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做临床科研需要一双慧眼

我国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745.html

前些日子,有关中国医学的篇SCI论文涉嫌造假,被国际期刊撤稿。这事还在发酵,有单位在处理当事人。震动了国内学术界和医学界。

许多朋友、同事纷纷投来惊哑的神情问,这是“肿么了?!”

其实,一点不奇怪,这是整个国家、整个行业的所谓“考核指挥棒”在作怪。与管理者不以切实际的政策有关。

以现行的政策,医学的硕士、博士和生都必须发文章,而且大多数要求做基础研究的并以SCI文章为指标。为了晋升,临床上医生、护士也是如此,也要发一定数量的SCI基础研究论文。有临床医生说,我是研究基因的,我是研究受体通路的,这个病不会看!

所以,目前的很多的临床科研对提高临床实践、解决临床问题根本不没有作用,但在升职称中起着大的决定性作用。所以,才会有上述的“撤稿”和“处理”。

因此,如何做好临床研究,做好真正对临床工作有意义的临床研究就突显十分难得与可贵。

今天,我向各位推荐两篇好的临床研究文章,并借此还要说明几个问题:

1)临床课题就在临床,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一定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

只有这样才能从普通的临床工作中发掘出闪光的金子,从分析我们处理病人中的一些细节发现潜在的有意义的临床治疗价值。

举第一个例子:常规的腹股沟疝疝手术后,用冰袋局部冰敷可以止痛,消肿,可能属临床常识或常规做法。但“冰袋局部冰敷”深层次内含有可发掘的东西。信

2)临床课题要从小事,小处着手。不要天天想着要发明一个新的颠覆性手术,彻底改变今天的治疗方法。不要想着一天就克服了癌症这样世界性难题,而是要从小事着手。

今天我要推荐的这个临床研究就是从小事着手的典型。

《局部冰敷对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早期疼痛的疗效分析》刊登在近期的《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文章的引言是这样写的“

颠覆性的手术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虽然常规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但在术后早期仍无法避免疼痛的发生。疝外科医师往往重视复发、慢性疼痛问题而忽视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疼痛所带来的不适体验会对患者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造成身心上的双重打击,也有可能增加医患矛盾产生的风险。控制疼痛已被证实可有效地改善术后恢复。局部冰敷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术后镇痛的作用已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关于局部冰敷在腹股沟疝术后治疗中的一些科学的观察和描述,如通过冰敷腹股沟区皮肤降温的速率、冰敷适宜的持续时间、适宜温度、发挥的作用或效果与降温之间的关系等还鲜有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该项研究,旨在探讨局部冰敷对腹股沟疝术后早期疼痛的影响及意义,

3)临床研究要学会“小题大做”,“小题深做”

我们还说“局部冰敷”这个例子:局部冰敷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早在多年前的希波克拉底时期就有记载。这些一点也不新鲜,我们已知道局部冰敷通过降低神经冲动的信号传导速度,麻痹周围末梢神经,使神经敏感性降低减轻疼痛感觉。冷感觉的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快于疼痛感觉的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因此机体感受冷的感觉强于疼痛的感觉而提高了疼痛阈值。但如何制做一个标准的临床实用的冰敷?这个冰敷做用于腹股沟皮肤的降温曲线是什么,移去冰袋后升温曲线又是什么?能回答这些问题就是一篇很好的研究研究。

上图引自《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年4月第11卷第2期

文章作者侯泽辉江志鹏李英儒周太成等(以下为部分内容)

冰敷组的“温度变化曲线”

冰敷后20min皮温可降至(15.85±0.93)°C,30min可降至(12.29±0.73)°C,之后进入“平台期”,冰敷min结束时皮温平均(12.09±0.69)°C。移去冰袋后皮温开始上升,前10min上升速度较快,之后趋于缓慢,约80min左右皮温可恢复至(36.15±0.56)°C(图1)。

术后疼痛情况

两组术毕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0min、20min冰敷组的VAS评分有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0min开始至术后48h冰敷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3)。冰敷组术后11例使用镇痛药,对照组21例,两组术后使用镇痛药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P=0.)。

术后切口炎症反应情况

冰敷组术后5例(12.5%)发生切口炎症反应,低于对照组(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P=0.)。

讨论

局部冰敷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早在希波克拉底时期就有记载[4]。它通过降低神经冲动的信号传导速度,麻痹周围末梢神经,使神经敏感性降低减轻疼痛感觉[5];冷感觉的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快于疼痛感觉的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因此机体感受冷的感觉强于疼痛的感觉而提高了疼痛阈值[6]。目前它在临床工作中的镇痛作用已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本研究中冰敷组给予冰敷后30min皮温可降至(12.29±0.73)°C,冰敷min结束时皮温平均(12.09±0.69)°C,移去冰袋后约80min左右皮温可恢复至正常。冰敷组术后30min开始至48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其额外带来的好处是镇痛药物使用数量的减少。皮温在冰敷结束约80min后可升至正常,但镇痛效果却可以持续至术后48h,我们猜测是局部冰敷在早期打断了炎症的级联反应,在软组织损伤早期会出现无菌性的炎症反应,而局部冰敷通过收缩血管,改变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P物质、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肽等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发生[7]。两组的切口都顺利愈合,但冰敷组的切口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我们的猜测,有关这一方面的机制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设计加以明确。

第二个例子是《自制直针三尾免打结缝线在TAPP腹膜缝合的应用研究》

发表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37(8):-,作者是周太成,江志鹏,李英儒等,这篇文章讲的是在腔镜腹股沟疝TAPP手术如何缝合腹膜的问题。

TAPP手术如何缝合腹膜看上去是日常在做的小事,但只要用心,找到问题所在,就能写出好文章。

观察使用自制直针三尾免打结缝线在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缝合关闭腹膜的效率和效果。方法选择年12月至年12月医院行腹腔镜下TAPP的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腹股沟疝病人。电脑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例,采用常规弯针缝合;试验组例,采用直针三尾免打结线缝合。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疝类型、缺损大小、疝囊处理、手术时间、腹膜缝合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视觉模拟评分(VAS)、复发率等方面,对两组病人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4.8±2.7)min和(50.3±3.1)min(t=7.,P=0.),腹膜缝合时间分别为(4.2±0.7)min和(9.8±1.1)min(t=9.,P=0.),住院费用分别为(.4±.2)元和(.5±.8)元(t=4.,P=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的补片感染发生率(P=0.)、复发率(P=0.)、血清肿发生率(P=0.)及VAS评分(P=0.)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传统方法,直针三尾免打结缝线在TAPP腹膜缝合中,能缩短腹膜缝合时间及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成本,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疼痛、复发的发生。

(若要阅读本文所推荐的文章,请登录“中国疝外科医师网”找到联接下载)

最后,我们希望今天的外科医生更多地参加到临床研究,在临床实践中练就我们的一双慧眼,在临床的实践中,从小事做起,才能“”小题“”大做。

做医生首先要会看病,会鉴别,会从病人提供的症状中找出论断疾病的蛛丝马迹来,当然,做外科医生还要会开刀。

让我们通过研究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和水平。

本回书着落到此,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ihjqy.com/rq/8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院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